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动物保护 » 正文

黄鳝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7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201
核心提示:  近年来,小规模、分散养殖黄鳝的农户不断增加,规模养殖有扩大的趋势,但大多数是从市场购笼捕黄鳝进行暂养、饲养或补充养殖,给防病

  近年来,小规模、分散养殖黄鳝的农户不断增加,规模养殖有扩大的趋势,但大多数是从市场购笼捕黄鳝进行暂养、饲养或补充养殖,给防病工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黄鳝出血病,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

  黄鳝出血病属败血型疾病,发病快,传染性强,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整池黄鳝死亡。现就本人经验将其病症及诊断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病鳝症状及病理变化黄鳝患此病后不再潜伏于洞穴中,而是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地按同一方向绕圈翻动,有时背下腹上,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面之上呈假死状态。将此类黄鳝捕获观察,发现其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有时呈弥漫性出血,整个体表以腹部出血为重,两侧次之,背部有时有点状出血,隔离观察,发现其于 1~2天后死亡。死后8小时的黄鳝肛门红肿外翻,口腔内有血样粘液,用手轻轻挤压便流出。解剖发现其腹腔内充满紫红色血液和粘液,肝脏肿大有时有血斑,颜色变淡,脾脏出血,肠粘膜点状出血,肾肿胀出血,肠道内无食物,多有黄色粘液。

  二、采取措施、防治结合

  1.投放无损伤、体质健壮的鳝种。

  2.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3~5分钟;放养后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05克/立方米浓度,保持2~3天,禁食。然后换水,后用生石灰常规用量全池泼洒。

  3.根据季节和水量经常换水,常规消毒。

  4.发现生病,应将病鳝、死鳝捞出并隔离,以防病情恶化,控制疾病蔓延;彻底换水后用三氯异氰脲酸钠泼洒;使池水呈0.4~0.5克/立方米浓度,连用3天;此后坚持每天换水并用适量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一周后,病情就可得到控制,黄鳝可正常吃食。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