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捕捞技术 » 正文

耙齿网捕捞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3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224
核心提示: 耙齿网捕捞(rake-net fishing)耙刺渔具采捕方式之一。以渔船拖曳耙齿网具捕捞作业。捕捞对象为毛蚶和蛤类,以毛蚶为主,分布于环渤海

    耙齿网捕捞(rake-net fishing)耙刺渔具采捕方式之一。以渔船拖曳耙齿网具捕捞作业。捕捞对象为毛蚶和蛤类,以毛蚶为主,分布于环渤海的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等省市沿海。20世纪50年代渤海的毛蚶年渔获量约9万吨(去壳),80年代初期降为6万吨。

  渔船为40-60总吨,主机功率66.15-99.2千瓦。船两侧各装两根撑杆和绞纲机一台。渔具有蛤耙网和毛蚶耙网两种,前者结构简单,规格小,网口装有带柄的半圆形耙齿框架,捕捞规模小,后者结构,规格较复杂,作业规模较大。毛蚶耙齿网由矩形耙齿框架和网衣组成。框架宽1.4-1.7米,高0.25米,用直径25-30毫米圆钢制成,耙齿25-30只,用直径4.5毫米,总长度22-27米圆钢弯曲成400毫米的齿长,28毫米的齿宽和齿距并用钢丝捆扎在框架底部,网口网衣周长160目,长95目,网目长度43毫米,连接在此框架上,网衣材料用乙纶网线。

  毛蚶耙网一般每船拖曳6-10顶,除船尾拖曳两顶外,其余分布在船舷两侧的撑杆上,一般顺流拖曳,风大时则顺风拖曳,通常拖曳50分钟左右,依次收绞两舷撑杆和船尾网具。

  毛蚶耙网作业具有渔获量高,不损害鱼类资源的优点,但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单位发展过多,捕捞强度过大,毛蚶资源量急剧下降,应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加强毛蚶资源的繁殖保护。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推荐技术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