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12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244
核心提示: 一、强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1、优势区域。淮北北部陇海线一带。 2、播期。10月上中旬。 3、基本苗。每亩10万-12万。 4、

    一、强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1、优势区域。淮北北部陇海线一带。

    2、播期。10月上中旬。

    3、基本苗。每亩10万-12万。

    4、播种方式。机条播,行距25厘米,即将6行播种机的播种行数调整到5行。

    5、施肥量。强筋小麦亩产量500公斤左右,每亩施纯氮18-20公斤,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比例为1:0.6-0.8:0.6-0.8。

    6、肥料运筹。适当增加中后期施肥比例,氮肥中基追肥比控制在5:5,追肥中壮蘖肥用量占一生总施氮量的10%-15%,拔节肥施用量占一生总施氮量的10%-15%,孕穗肥施用量占一生总施氮量的20%-25%。在基础肥力较高、每亩总施氮量14-16公斤的条件下,氮肥中基追肥比以3:7为宜。磷、钾肥作基肥和追肥用量各占总施用量的50%。

    7、节水灌溉。强筋小麦的优势区域干旱发生几率高,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于拔节期和孕穗期灌两次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8、化学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等是该区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应切实注意加强预测预报,及早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9、生化制剂。播种时用矮苗壮或矮壮丰拌种,旺长田块二叶一心期喷施一次,返青期用矮苗壮或矮壮丰喷施,预防"倒春寒"。孕穗后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可施用一些能促进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物质。

    10、三沟配套。秋播时高标准开好麦田一套沟,防止烂耕烂种。大力推广南沟北移,克服重灌轻排,确保灌排畅通。要求稻茬麦力争达到淮南麦田的沟系标准,旱茬麦大力推广深沟高畦,即以2-3米宽、30-50米长作畦,埂高20厘米以上,增开田头沟和田内腰沟。

    二、中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1、优势区域。里下河及淮北中、南部地区。

    2、播期。淮北麦区半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10月上中旬,淮南麦区春性品种播种适期在10月25日至11月初。

    3、基本苗。每亩10万-15万(中穗型品种10万-12万,大穗型品种12万-15万)。

    4、播种方式。机条播,行距25厘米,即将6行播种机的播种行数调整到5行,或进行稻田套播。

    5、施肥量。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用量之比为1:0.6-0.8:0.6-0.8,即每亩施磷、钾肥8-12公斤。

    6、肥料运筹。⑴氮肥的基追肥用量之比为6:4,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15%,拔节肥占20%-25%,追肥时间为倒3叶期,保花肥占15%-20%,追肥时间为倒2叶至孕穗期。⑵磷钾肥的基追肥用量之比为5:5,施用追肥时间为5-7叶期(春性品种)或7-9叶期(半冬性品种)。在基础肥力较高条件下,氮肥的基追肥比以4:6为宜。

    7、化学防治。前中期注意除草:对麦田杂草达标田掌握在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在麦田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及虫害等。

    8、生长调节物质应用。孕穗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可施用一些能促进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物质,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

    9、三沟配套。秋播时开好麦田一套沟,淮南地区竖沟间距3-4米,明沟深30厘米左右,暗沟深40-50厘米,横沟间距30米左右,沟深40厘米左右。丘陵地区还要增开梯田的下坎沟和冲田中心的穿心沟,沟深分别为50厘米和1米左右;淮北地区要大力推广南沟北移,克服重灌轻排,确保灌排畅通。要求稻茬麦力争达到淮南麦田的沟系标准,旱茬麦大力推广深沟高畦。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