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玉米苗期注意防治耕葵粉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0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83
核心提示:耕葵粉蚧在辛集市是局部发生的害虫,由于其危害隐蔽,症状似缺肥、缺素状,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该虫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我省赵县、满

耕葵粉蚧在辛集市是局部发生的害虫,由于其危害隐蔽,症状似缺肥、缺素状,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该虫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我省赵县、满城发现以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该虫危害程度日益加重,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重要害虫。
  一、危害症状耕葵粉蚧主要为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它以雌成虫及若虫在近地面的叶鞘内及根茎部刺吸寄主的汁液,密集为害,轻者使受害植株的茎叶发黄,生长缓慢;重者使植株短小细弱,下部叶片干枯或根茎部变粗,不能结实,严重减产。
  二、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3代,每年9~10月雌成虫产卵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气温17℃左右时开始孵化,孵化期半个多月。初孵若虫先在卵囊内活动1~2天,再向四周分散,寻找寄主后固定下来为害。1龄若虫活泼,没有分泌蜡粉保护层,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2龄后开始分泌蜡粉,在地下或进入植株下部的叶鞘中为害。第一代发生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小麦,在小麦茎基部吸食汁液。第二代发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害夏玉米,苗期玉米抵抗力差,影响最重。第三代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害玉米或高粱,对其产量影响不大。
  三、防治措施
  1.倒茬。小麦、玉米两熟制度,为玉米耕葵粉蚧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发生重的地块要进行倒茬,改种夏播棉或其他双子叶植物,以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二龄以后的若虫体表附着蜡粉,不易杀死,因此要在2龄若虫以前用药,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可用吡虫啉、菊酯类农药1000~1500倍去掉喷头盖对准玉米茎基部喷灌,使药液顺根部流到土壤中杀死害虫。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