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玉米旋心虫的发生与与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8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 由于2010年春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玉米旋心虫发生较重,科尔沁区农牧业局组织技术指导员做好培训及防治工作。   一、玉米旋

    由于2010年春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玉米旋心虫发生较重,科尔沁区农牧业局组织技术指导员做好培训及防治工作。  
    一、玉米旋心虫简介  
    玉米旋心虫又名玉米蛀虫,形态特征:成虫 为头部黑褐、鞘翅绿色的小甲虫。体长 5毫米 ,前胸暗褐色,上有小点刻,鞘翅具有绿色光泽。足深黄色,腹部黑褐色。雌虫腹末呈半卵圆形,略超过鞘翅末端,雄虫则不超过翅鞘末端。卵椭圆形,长约 0.6毫米 左右,卵壳光滑,初产黄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幼虫黄色,头部褐色,体长 12毫米 ,11节,各节体背排列着黑褐色斑点,前胸盾板黄褐色。蛹 黄色裸蛹,长 6毫米 。  
    二、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玉米,为害症状:5月末至6月上旬玉米旋心虫开始在近地表面2— 3厘米 的根茎基部或交界处蛀入。蛀孔近圆形或长条状裂痕,呈褐色,土壤中有害病原菌易从蛀孔侵染植株。中上部叶片逐渐出现黄绿条纹,生长点受害引起植株矮化,叶片丛生呈君子兰状。玉米受旋心虫为害后8—10天开始出现黄绿条纹症状,黄绿条纹持续时间、植株矮化程度与玉米受害时的叶龄关系密切。玉米6—8叶期受害重,严重时个别叶片蜷曲或出现排孔,心叶萎蔫。玉米旋心虫为害植株田间症状与玉米病毒病和缺锌症相近。主要区别是旋心虫为害后在玉米根茎处留有褐色蛀孔或裂痕。植株出现明显症状时,害虫已转株为害,很难找到虫子。      
    三、发病特点  
    玉米旋心虫在北方年发生l代,以卵在玉米地土壤中越冬。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幼虫蛀食玉米苗,在玉米幼苗期可转移多株为害,苗长至近 30厘米 左右后,很少再转株为害,幼虫为害期约1个半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后,在地表做土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羽化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一经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Q余粒,多者20-30余粒。  
    四、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法   
    进行合理轮作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危害。    
    (二)化学防治    
    1、每亩用25%甲萘威(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用2.5%的敌百虫粉剂1~1 .5公斤 ,拌细土 20公斤 ,搅拌均匀后,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顺垄撒在玉米跟周围、杀伤转移危害的害虫。   
    2、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60~75公斤。 常用药剂: 甲萘威、敌百虫、敌敌畏乳油。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