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防治稻象甲抓住成虫期用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   如东县新店镇王根立6月25日来电话说,他家2亩多移栽水稻,近期部分稻株叶片上出现横排孔洞,有的稻叶折断,漂在水面上,植株下部的大

   如东县新店镇王根立6月25日来电话说,他家2亩多移栽水稻,近期部分稻株叶片上出现横排孔洞,有的稻叶折断,漂在水面上,植株下部的大叶片受害较多,田间有20%-30%的植株受害。检查受害稻株,没有发现害虫。他问,水稻是受到哪种害虫危害,用什么药剂防治。

  省农科院植保所方继朝研究员就相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水稻受稻象甲成虫危害,常在叶片上出现横排孔洞,部分叶片折倒,漂浮在水面上。

  据了解,在我省稻象甲1年发生1代,成虫于5-6月产卵。稻象甲成虫取食稻叶,会对水稻造成直接危害,田间常有倒折的稻叶。成虫早晚活动,白天躲在稻丛基部株间或田埂草丛中,有假死性和趋光性。产卵前先在稻茎或叶鞘上咬一小孔,每孔产卵3-20粒。卵期5-6天。幼虫孵出后在叶鞘内短暂停留取食,随后很快钻入土中,大都群聚在土下2-3厘米处取食水稻的幼嫩须根和腐殖质,一丛稻根多的有虫几十条。稻象甲幼虫聚集在水稻根部食害幼嫩稻根,轻的致稻株生长停滞,变黄矮缩,以后虽可抽穗但成熟不齐,不实粒多;重的致稻株枯萎,不能抽穗。一般丘陵、半山区比平原多,高燥田比低洼田多,沙质土地比黏质土地多。稻象甲成虫体小,有昼伏夜出习性,幼虫孵出后多进入土中危害,不仔细检察不容易发现。

  防治稻象甲,应抓住成虫期用药,幼虫孵化后进入土中危害稻根时较难防治。防治稻象甲成虫,在成虫盛发高峰期用药;防治幼虫,在卵孵化高峰期至幼虫入土初期用药,一般在水稻移栽后20-25天喷药。目前登记用于防治稻象甲的药剂有三唑磷、醚菊酯、马拉硫磷、丁硫克百威、吡虫啉、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等。此外,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对稻象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幼虫孵化后施药,应排干田水喷雾。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