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抽穗期水稻雨隙施药防两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1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26
核心提示:  水稻抽穗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应普遍用药防治稻瘟病,对易感病品种,应在破口期(全田水稻破口10%-15%)和齐穗期(全田水稻80%穗子抽出),

  水稻抽穗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应普遍用药防治稻瘟病,对易感病品种,应在破口期(全田水稻破口10%-15%)和齐穗期(全田水稻80%穗子抽出),两次用药防治。适用药剂有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其中稻瘟灵、三环唑等药有极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有2-3小时不下雨,防效就能得到保证。从天气预报看,近期各地多为雷阵雨天气,可以根据情况,趁雨隙喷药。雨后稻叶上有水时,宜适当减少用水量,细喷雾或者用弥雾机喷药。这样,高浓度的药液落到有水的稻叶上,能二次稀释,均匀分布到叶面,避免大量药液从叶面滑落,影响防效。

  防治稻曲病,一般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药。据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多年前的试验研究,用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药效果最好,到破口期再施药,几乎没有防治效果。从近几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用药情况看,适用于防治稻曲病的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铜高尚碱式硫酸铜、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以及咪鲜胺等药剂,在水稻抽穗期使用,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效。水稻破口前1周没有用药防治稻曲病的田块,可以考虑在抽穗期因地制宜地选用上述药剂防治稻曲病。

  唑类杀菌剂在水稻抽穗期过量使用,特别是在遇低温阴雨水稻生长受抑制的情况下过量施药,可能影响水稻抽穗和灌浆结实,施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不盲目增加用量。咪鲜胺以及铜高尚碱式硫酸铜等药,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有较好防效,正常使用对水稻的药害风险小,水稻抽穗期可以优先使用这些药剂,或者将其与其他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