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动物保护 » 正文

冬季谨防猪拉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25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  去年冬季,我站兽医在乡下巡诊过程中,发现一些农户家中的猪出现拉稀现象,经诊断为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病。严寒的冬季马上就

  去年冬季,我站兽医在乡下巡诊过程中,发现一些农户家中的猪出现拉稀现象,经诊断为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病。严寒的冬季马上就要来临,在此提醒农户朋友,严冬来临之时,一定要注意严防冠状病毒病引发的猪拉稀。

  引起猪拉稀的冠状病毒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前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以呕吐和腹泻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以10日龄以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100%。后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

  一、症状。该病症状多为急性突发型。病初体温稍高,在40℃-41℃左右,精神不振,离群懒动,没有食欲,表现口渴,被毛竖立无光,粪便由稠到稀,粪色灰黄或灰黑、恶臭。后期粪便如水,肛门失禁,臀部、后肢和尾部被稀粪污染。小便量少而黄。食欲废绝,不愿行动,步行蹒跚,卧地颤斗,眼球下陷,体温下降,一般2-3天衰竭死亡。断奶后的仔猪、育肥猪和种猪的临床症状较轻,食欲减少,愿喝清水。粪便稀薄,粪色粪状如黄酱,粪中常混有未消化完的饲料。精神萎靡,迅速消瘦,眼窝下陷,卧地不愿走动。后期四肢下部、耳端、尾尖发凉。如能及时治疗,大部分可痊愈。

  二、病因分析。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从粪便排出污染环境而散播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健康猪采食了含有病毒的饲料、水,经呼吸道吸人了带病毒的空气、尘埃而感染。密闭式猪舍,在秋宋初冬湿度较大、温度低及高密度饲养的猪群更易感染本病,几天之内使全场的猪发病。

  三、预防措施

  1、猪舍管理要到位 在晚秋至初冬及寒冷季节注意天气变化,保持猪舍内温度相对恒定,尤其是产房和育成猪舍,产房昼夜温度要在25℃左右,护仔箱内温度要在30℃以上,育成猪舍温度要在22℃以上。在保暖的基础上做好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地面干燥,防止贼风侵袭,防潮湿,室内湿度保持在70%以下。

  2、卫生防疫要细致 饲养人员进入猪舍要更衣、换工作鞋,踏消毒池。洗净双手,经消毒后方可以进入猪舍工作。猪舍内每天认真清扫洗刷,每3天带猪消毒1次,环境及猪舍内地面消毒。严禁从疫区、疫场引猪。当猪群受到感染威胁时,防止因人员、车辆及狗、猫流动以及用具造成传播。

  3、疫苗接种要及时 妊娠母猪于产前15、45天分别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足够的免疫抗体,或者乳猪生后注射疫苗。应用康复猪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日口服10毫升,连用3天对新生猪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也可以在疫情流行时给病猪注射免疫血清,小猪2-3毫升,中猪3-5毫升,大猪5-7毫升。

  四、治疗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关键在于预防,对症治疗可以缓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护理可以减少死亡。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