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动物保护 » 正文

初秋谨防羊蓝舌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6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05
核心提示:  羊蓝舌病是一种以昆虫为媒介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表现为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由于病羊特别

  羊蓝舌病是一种以昆虫为媒介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表现为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由于病羊特别是羔羊长期发育不良、死亡、胎儿畸形、羊毛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多发于湿热的早秋,特别是羊在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易发病。

  一、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3~8天,病初体温高达40.5℃~41.5℃,稽留5~6天,表现厌食、委顿,流涎,口唇水肿,蔓延到面部和耳部,甚至颈部、腹部。口腔黏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在发热几天后,口腔连同唇、齿龈、颊、舌黏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溃疡损伤部位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口腔发臭。鼻流炎性、黏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结痂,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有时蹄冠、蹄叶发生炎症,触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卧地不动。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早期有白细胞减少症。病程一般为6~14天,发病率30%~40%,病死率2%~3%,有时可高达90%。患病不死的经10~15天痊愈,6~8周后,蹄部也恢复。怀孕4~8周的母羊遭受感染时,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缺陷,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回沟过多等。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一般比较轻微。

  二、防治措施

  1.对病畜要精心护理,严格避免烈日风雨,给以易消化的饲料,每天用温和的0.1%高锰酸钾消毒液冲洗口腔和蹄部,或涂以碘甘油。预防继发感染可用磺胺药或抗生素,有条件时病畜或分离出病毒的阳性畜应予以扑杀;血清学阳性畜,要定期复检,限制其流动,就地饲养使用,不能留作种用。

  2.严防用带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媒介昆虫(库蠓),作好牧场的排水工作。

  3.流行地区可在每年发病季节前1个月接种疫苗;在新发病地区可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目前所用疫苗有弱毒苗、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以弱毒疫苗比较常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可产生相互干扰作用,因此二价或多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4.定期进行药浴,杀灭体表寄生虫。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