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动物保护 » 正文

子猪白痢与子猪红痢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11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子猪白痢   子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等诸因素(子猪消化机能不完善及外界应激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20日龄左右子猪多发,以拉乳白色或

子猪白痢
   
  子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等诸因素(子猪消化机能不完善及外界应激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20日龄左右子猪多发,以拉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的稀粪为主要特征。
   
  临诊要点 本病的发病率为30%~80%,死亡率较低,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发病无季节性。发病初期子猪的食欲、体温和精神均正常,拉出软的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糊状粪便。病情严重的,腹泻次数增多,排泄物稀薄而腥臭,内有气泡,病猪后臀上沾染粪便,食欲减退,拱背消瘦,毛蓬乱不洁,发育迟缓,病程为3~7天,绝大部分猪可康复。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黏膜卡他性炎症,有多量黏液性分泌物,胃内有滞食。
   
  防治要点 子猪白痢的防治可参照子猪黄痢的有关措施,并应注意对子猪提早补料,在饲料中添加乳清粉、赖氨酸和有机酸化剂等,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对患病群体,可将敏感药物按照治疗剂量,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全群混饲或混饮1周,防治效果显著。
   
  子猪红痢
   
  子猪红痢即子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1~3日龄子猪多发,其特点是肠坏死,出现血性下痢,表现为死亡率极高的出血性肠炎。
   
  临诊要点 急性型多呈散发性,无季节性,传染源是带菌猪,任何品种猪都易感,主要侵害1~3日龄子猪,7日龄以上子猪很少发病。子猪出生后数小时就可突然发病。最急性的病猪常刚一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即迅速死亡。急性型病猪的粪便呈红褐色液状,内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味腥臭。病猪不食,消瘦,抽搐倒地,常在生后2~3天全窝死亡。尸体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空肠,腹腔内有多量樱桃红色积液,空肠壁呈暗红色。病程稍长的肠管变性为坏死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
   
  防治要点 子猪红痢发病迅速,病程短,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主要依靠平时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对妊娠母猪于其临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子猪红痢菌苗1次,可使子猪通过哺食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是产房,接产前进行母猪乳头清洗和消毒,做好新生子猪防寒保暖工作。在猪吃初乳前及以后的3天内,用青霉素8万~1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80~100毫克,让猪每天口服2~3次,作为紧急药物预防。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