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陈锡文:油脂需求靠进口遭国际定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7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55
核心提示: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做客《经济日报》经济大讲堂栏目时透露,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进口,等于一定程度上由国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做客《经济日报》经济大讲堂栏目时透露,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进口,等于一定程度上由国际市场给我国定价。由于国际上油料、油脂价格降得非常快,对我国油料价格形成了较大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做了安排,如果油料种植亏损,国家会启动收储政策,保证农民收益。

  陈锡文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需要消耗2300万吨至2400万吨油脂,国内真正可以自己生产的不足1000万吨,不到总需求量的一半,不得不进口。去年,我国进口了3700万吨大豆,大约能榨出700万吨油。算上国内供应,还有 700万吨至800万吨的缺口,这一部分主要依靠进口。去年我国除进口大豆外,还进口了800万吨植物油。也就是说,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从国际市场进口,等于在一定程度上由国际市场给我国定价。另外,如果多生产油料可能要压缩粮食面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减少粮食种植结构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他表示,去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茶油、核桃油等木本油料作物,用木本油料作物对油料结构进行调整。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例如提供良种补贴等。我国对油料生产提出的目标是:努力增加油料供给,但不能与粮食生产争地。鼓励长江中下游冬闲田种植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冬季种小麦的比重不高,可以通过良种补贴扩大油菜籽生产。同时,在山区发展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油料。

  陈锡文称,通过这些方式,我国油料产能会有所增加,但由于现在缺口较大,完全不进口不太可能。在消费上,中国人饮食中消耗大量油料的习惯也有待改善。目前,不少人由于油脂摄入过高带来一些健康问题,应加大宣传,让人们形成合理的油脂消费方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