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饲喂玉米导致动物异常?省农业厅:缺失科学依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25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223
核心提示: 9月23日,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近日网络上出现有关《国际先驱导报》对榆次区张庆乡由于种植、饲喂“先玉335”玉米而导致动物出现

        9月23日,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近日网络上出现有关《国际先驱导报》对榆次区张庆乡由于种植、饲喂“先玉335”玉米而导致动物出现异常现象的报道,省农业厅调查表明,该“报道”所述的因果关系缺失科学依据。

  省农业厅组织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以及省市农业、畜牧部门的11名专家组成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中提到的有关线索,在事发地榆次区张庆乡进行了调查取证,走访了“报道”中提到的当事人及部分相关群众、基层畜牧防疫员和乡村干部。

  调查表明,“先玉335”玉米品种是通过国家鉴定的杂交品种,不是转基因品种。“报道”中所称“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仔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与当地实际严重不符。调查组对乡、村防疫员和养猪户进行了询问,杨村、演武村乃至张庆乡近年来都未发现有普遍的母猪产仔少、死亡率高的现象。少数养殖户出现这种现象,其成因复杂,涉及管理、疾病、气候、营养等多方面因素。“报道”中称“晋中的羊主要饲料是醋糟”、“醋糟中主要成分是玉米”、“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到三只”,也与当地实际严重不符。羊本身是单胎动物,一般每胎一只,少数每胎两到三只,羊的主要饲料是秸秆和饲草,也有少数养殖户在羊饲料中添加醋糟,但醋糟主要成分是稻谷壳或高粱壳,有少量玉米也在酿造过程中基本消耗完。“报道”中所提的老鼠变少变小的现象,乡、村干部和农户普遍认为是由于猫的饲养量增加产生生物抑制作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住房由砖瓦结构改善为水泥结构,老鼠不易打洞做窝而造成的。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