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发挥导向作用 引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1007
核心提示:江苏农业三新工程十五周年纪行之三新华报业网报道:东海的稻麦种植、阜宁的生态养猪、新沂的日光温室栽培15年间,农业三新工程铸

“江苏农业三新工程十五周年纪行”之三

新华报业网报道:东海的稻麦种植、阜宁的生态养猪、新沂的日光温室栽培……15年间,农业三新工程铸就了一系列的地方农业特色品牌,也让现代农业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在全省展现出来。

培育主导产业增强农业综合能力

为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优新品种的需求,农业三新工程实施之初,重点支持农业品种引进创新和消化利用,突出“四个优先”,即优先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品种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优先支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的配套种养技术及质量调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优先扶持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开发,优先扶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出口创汇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以优质稻米产业为例,通过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扶持,宁粳3号、南粳44、武运粳24号等14个超级稻新品种选育成功并得到应用,数量居全国第一;组装集成并推广了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体系,为我省水稻单产连续19年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中名列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农业三新工程还推动了我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2700多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80%,江苏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在高效农业发展方面,通过省农业三新工程对品种更新、技术集成、模式优化等关键项目的推动,育成并应用了大批园艺作物新品种,解决了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品种限制性瓶颈,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

支撑创新体系加快新技术研发推广

省农业三新工程的实施,推进全省农作物核心栽培技术理论由“群体质量”栽培向“精确定量”栽培阶段发展。据统计,全省74.6%稻麦生产实现精确定量栽培,为全省粮棉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产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2012年,全省机插水稻面积达1900多万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用面积达24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70%以上。

此外,三新工程在生物农业、智能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使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全省共建成规模猪场、鸡场智能化控制示范点15个,温室及大棚智能化控制示范点20个,茶园智能防霜技术示范点30个,众多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发挥驱动作用让江苏农业更精彩

“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下,目的就是要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思路。”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省财政下发补助资金的原则也有所改变,要求企业承担的项目自筹资金不少于财政补贴资金,市县财政局在资金下发后预拨70%给执行单位,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剩余的30%资金,以此增强执行单位完成项目的信心。

15年仅仅是一个开始,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项目实施中,将深入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赋予协作组首席专家更大职责,协助主管部门开展项目实施的技术组织管理,负责制定技术推广方案,督促指导项目技术实施工作,对协作组内项目进行技术考核。对工作突出的首席专家,吸纳参与项目立项评审,提出执行单位及经费分配建议。实行更加科学的项目验收考核办法,改进项目验收程序和组织方式,实行按协作组和地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验收,增强项目推广单位实施情况可比性,更好地推进重大技术集成与创新。

通讯员苏财宣本报记者张韩虹陈宁朱梦笛 编辑:王瑶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