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青海大通:现代农业帮助高原贫地“种金挂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875
核心提示:新华社西宁10月13日报道:(记者何伟)金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从车窗眺望远处,满

    新华社西宁10月13日报道:(记者何伟)金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从车窗眺望远处,满眼皆是标准化节能温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绵延数十公里。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较高,气候恶劣,耕地不足,全县人口中近八成是农民。这个县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成为西宁重要的“菜篮子”。

    在大通蔬菜示范基地工厂化育苗中心,来自塔尔镇凉州庄村的妇女马玉娟打开滴灌系统,雾气顿时弥漫到整个温室,大约一个小时后,人参果、菊花、辣椒、西红柿、茄子等细菜苗吸足水分,娇嫩欲滴。

    马玉娟说:“如果没有滴灌系统,这栋半亩的温棚,浇一遍水至少要半天时间。棚内还有温湿度监控系统、棉被保温自动卷帘系统等,掌握空气土壤温度、湿度以及拉帘子都靠科技,非常先进、便利。”

    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到有模有样的智能温室管理员,马玉娟对科技种田津津乐道。“除了统一组织的大型培训,育苗期各阶段也有小型培训,县里的农业技术员手把手给我们指导,我们掌握这些技术后,还传授给其他村民。”马玉娟说。

    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王文清说,在充分借鉴山东寿光温室结构的基础上,他们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对墙体厚度、棚型结构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标准化温室温度平均提高了3至4摄氏度,即使在深冬季节也能生产精细蔬菜,亩产达到6000-8000斤,丰富了高原各族群众的餐桌。

    马玉娟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往年自家种春小麦、油菜,完全靠天吃饭,每年每亩地收成不过三四百元。现如今土地流转以后,每年每亩地得到补贴700元,家中腾出一些劳力出外务工,在家门口的现代农业园区里上班挣钱,一年至少有1.5万元的收入。

    目前,大通县设施农业已做成一篇大文章:2.1万栋日光节能温室,蔬菜总产量突破28万吨,蔬菜在西宁市场的供给率由2009年16%提高到2011年28%。“绿草源”牌牛羊肉、“雪域纯”牌蚕(豌)豆等省级驰名产品,已远销港澳、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一个立足青海、走向外省的大通农产品销售网络已经形成。

    大通县农牧局局长赵常胜说:“目前,全县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达到3000-8000元,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10倍。生动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只要科技过硬,即使是在青藏高原,也能刨出金子。”

    现代设施农业成为大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44.6元,增长23.4%,比青海省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半,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11.4%)高出12个百分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