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标准 » 正文

(两会专递)代表建议:完善中药产业的质量标准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800
核心提示: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9日电(记者赵文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9日电(记者赵文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说:“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原始创新潜力和竞争优势的民族产业,而中药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还不明确。”

  目前国内医药生产企业大约有4800多家,“制药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西药靠模仿、中药质量不稳定。”韦飞燕说。

  韦飞燕介绍,中成药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等诸多因素,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比如同样是板蓝根冲剂,不同厂家的药品,药效就可能不同。

  制药行业的发展,重在提升药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韦飞燕介绍,西药讲究单体提纯,只要研究药理药效,临床就可以应用。而中药讲究配伍,“辩证论治、君臣佐使”,这样的本质差异决定了中药企业在研发方面更难。

  “对中药企业来说,既要摸索药材的质量标准,又要兼顾生产。”韦飞燕建议,在几个中药大省统一设立科研中心,研究中药材的基础成分,让企业共享基础研究成果。之后,企业可以自己做一些配伍的研究,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基础研究的时间。

  韦飞燕建议,首先整治建立有秩序的医药市场,淘汰一大批规模小、质量差的药品生产企业,下一步才能谈发展。“不能让做创新的人得不到成效,不创新的人老在搅市场。”

  其次,国家应该扶持中药企业,静下心来理出一套生产有效、可控的质量体系标准。韦飞燕介绍,比如花红片、消肿止痛酊曾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过国家处方工艺专利,当时生产处于粗放状态,一个药材含量测定都没有。现在为了保护产品质量,企业就要对几十味药材一一做含量测定。

  药品安全关乎百姓生命。韦飞燕指出,由于中成药的质量差异较大,一定要实行全程控制。中成药的质量一方面靠企业自律,另一方面政府要作为,制定出一套可以有效执行的监管体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