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春节后的长期下跌,黑龙江多数地区玉米收购价较年前累计下跌100-140元/吨,由于粮价跌幅较大,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近期,临储在东北地区展开大规模敞开性收购,四等玉米也可入库,临储收购工作的遍地开花有不但有效抑制了粮价的继续走跌,也增加了前期低库存贸易商的收购信心,此外,华北粮价上涨和东北质量偏差玉米的大幅下跌导致两大产地玉米价差再次拉大,品质偏差玉米流向山东深加工企业数量增多。在收购主体增加和玉米销售渠道的拓宽的情况下,有效减弱了低品质玉米对市场价格的冲击,黑龙江玉米价格在经历长期下跌后近期出现反弹,对整体东北粮价的拖拽效应已经减弱,预计在利空出尽的情况下,本轮东北玉米价格的长期下探行情或已结束,粮价反弹通道已开启。
一、东北国储敞开性收购 四等玉米也可入库
进入3月后,东北产地频繁降雪,随后企稳回升明显,手持地趴粮农户处玉米保管难度升级,玉米霉变、回水儿及破损现象均有增加,为避免损失继续扩大,无存储条件农户积极抛售手中存粮,助推粮价大幅走低。由于粮价跌势明显,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贸易商不敢盲目入市,供应量增加和收购方的态度谨慎,加剧了东北玉米价格的跌势,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累积跌幅超100元/吨,手持高水分玉米农户出现卖粮难的情况。
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农户售粮难的现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农户收益,3月,临储在产地相继展开收购,进入中旬,集中性、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已经全面展开,收购标准有所放宽,新标四等玉米也可入库,由此一来,吸纳大量粮源进入临储,有效抑制了低容重玉米对市场的冲击,并对东北粮价形成有力支撑。
黑龙江省临储收购水分14%新国标三等玉米折干价为2100元/吨;收购水分14%新国标四等烘干玉米价格为2060元/吨。
二、政策指导下 低库存贸易商建立库存
在临储积极收购的引导下,中间环节收购信心增强。首先,高水分低容重玉米有了流向,该部分粮源冲击粮价的力度已经明显减弱;其次,临储展开大量收购或导致未来短期内粮源供应偏紧;再次,临储收购价在部分地区具备价格优势,贸易商中间“对缝”利润较高。因此前期低库存贸易商积极入市收购,除收购潮粮烘干后送往当地临储赚取价差外,贸易商自身也开始积极备库,各地区烘干塔开塔率明显提升,对产地粮源有效分流,随着市场心态的转变,产地粮价止跌趋稳,局部小幅反弹。
从东北各省贸易商玉米主流收购价与临储收购价对比来看,辽宁和吉林地区受玉米容重较高和存粮条件较好影响,农户对优质粮价格存在一定心理预期,卖干粮意愿较强,因此以上两省粮价偏高,临储收购价并无明显优势,仅是托住价格底部,阻止粮价继续下跌。而黑龙江地区受粮质偏差、水分偏高以及地趴粮数量较多影响,仍为东北玉米价格洼地,加之近期价格跌幅较大,农户处价格猛跌,临储收购价在当地具备较大优势,加之收购等级的放开,贸易商送粮至临储中间利润明显增加,除黑龙江本地临储积极吸纳玉米外,吉林、辽宁部分贸易商也积极至黑龙江采购,并将玉米运往辽吉两省的临储赚取利润差,产地购销转为活跃,收购主体数量明显增加。
三、华北粮供应缺口提前暴露 黑龙江差粮入关量增加
从东北、华北两大产区存量粮结构来看,前期华北玉米提前供应销区市场,挤占东北粮在南方市场销售份额,由于玉米外销阻力较大,东北农户处售粮进度缓慢。近期,华北玉米供应提前“透支”的问题逐渐暴露,河南和安徽农户手中余粮所剩无几,河南农户处售粮进度已经接近80%,后期华北地区的粮源供应将主要依赖河北和山东两省,以上两省农户售粮进度分别为50%和70%,虽然余粮量略显偏多,但玉米水分却明显偏高,多在17-18%左右,16%以下玉米数量较少,由于粮源多集中在贸易商环节,受成本和心理预期支撑,贸易商对后期价格存一定观望心态,华北玉米价格开始小幅反弹。在东北粮价下跌和华北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下,两大产区价差再次拉大。目前山东英轩酒精收购当地玉米和东北烘干玉米的价格分别为2380元/吨和2350元/吨,贸易商反应东北玉米质量较当地玉米偏差,容重多在640g/L以下,霉变在7%以上,不完善粒10%以上,在东北产地收购价格和出库价格极低,随着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上涨,该部分玉米入关数量明显增加。
四、销售渠道增加 黑龙江粮价止跌企稳
受销售渠道增加和临储敞开收购影响,黑龙江玉米收购及出库价均见小幅反弹。3月上旬,哈尔滨市玉米出库价2090-2100元/吨左右,随着供应量增加,出库价小幅下探,农户处售价也大幅下跌,其中烘干塔处收购35%潮粮主流收购价为1300元/吨,折算成标准品粮价为1790-1800元/吨,烘干成本约合1900-1920元/吨,集中上市的低成本黑龙江粮大量运往港口和产地深加工企业,冲击粮价走低。直至临储敞开收购后,粮价跌势明显放缓,随后止跌反弹,临储收购三等烘干玉米价格为2140-2150元/吨左右,贸易商收购玉米送往国储中间利润较为丰厚,出库价较前期反弹20元/吨左右,局部地区上涨30-50元/吨,中间商积极入市收购三等、四等玉米送往临储赚取价差。临储敞开收购不但对产地粮源进行分流,也抬升了贸易商的出库成本,此传导下,北方港口黑龙江玉米收购价相应上涨。在黑龙江玉米销售渠道拓宽的影响下,低容重高水分玉米对粮价冲击力度正在降低,随着收储规模的放大,产地低价地趴粮数量正在减少,后期低品质玉米对市场的冲击力度明显减弱,由此预计未来短期内上量压力依旧存在,但粮价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价格行情录入:荆州批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