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粮食 » 正文

若大豆临储转直补,实则利多玉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31  浏览次数:46

  针对市场关于棉花和大豆两个品种的临储转直补的传闻,导致市场担忧政策转向,心态上的变化仍是拖累玉米在7月29日出现暴跌的原因之一。然而我们深入剖析来看:

  第一,近年来,由于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相关机构预测2013年大豆种植面积仅为1亿亩左右,棉花约6800万亩,国家将收购环节补贴直接给予农户,将更有利于国内大豆和棉花品种种植产业的恢复性发展。

  第二,玉米种植面积大而散,东北、华北黄淮、及西北地区都是玉米主供应区,其农户种植习惯和当地供需关系都具有较强的差别性,当前执行直补实施难度较大,或将在未来直补制度成熟以后才会实行。

  第三,今年5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提出要合理提高玉米最低收购价格,7月4日国家出台2013年玉米临储收购通知,东北三省一区收储价格分别提高120元/吨。国家政策的连贯性特点可以证明,玉米品种仍以国储承接市场为主。

  因此,此次直补传闻假设属实,或将导致2014年大豆面积增加,尤其是黑龙江第四五积温带的大面积垦区重新对大豆的恢复性种植可能性加大,那么玉米面积必将受到冲击,所以直补政策的转变实则对玉米利多。

  在当前国内现货市场平稳,对期货市场缺乏支撑力,同时禽流感疫情被放大化及大豆直补政策传闻出现,部分投机者借题发挥。然而然本轮超幅度下行至2304元/吨,已较2013年国储临储政策下的北方港口理论平舱成本2400元/吨出现近百元跌幅,针对玉米品种价格波动特点已经见底,虽然7月全月处于阴跌行情,市场被悲观心态所笼罩,然而7月29日的快速下探已将悲观情绪全部释放,底部扩仓增强市场信心,反而消散部分悲观心态,有利于后期价格的理性回归。再次提醒市场,理性看待市场,切勿盲目悲观。

(中国玉米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