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 北京市科技记者协会13日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在京开展转基因大米自愿品尝活动,专家在会上为转基因技术正名,称转基因作物安全可靠已是定论。据组织者介绍,自今年5月以来,他们已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22次转基因大米试吃活动,参与志愿者近千人。
千人试吃转基因大米
在13日下午的科技沙龙中,主办方将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团队研发并提供的转基因大米做成寿司,主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及与会记者一一品尝。
网友“只看晚霞”是转基因食品的组织者之一。她表示,她了解转基因食品在中国不被理解的发展现状后,与十多个支持转基因食品的朋友联合,在民间发起试吃转基因大米活动。她通过微博联系上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获得经过国家安全认证的转基因大米,每次活动前在网上发布招募试吃志愿者的信息,今年5月19日以来,已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22次活动,参与志愿者近千人。
专家:转基因大势所趋
陈君石院士指出,基因无所不在,转基因没那么可怕,国际上通用名词是“现代生物技术”,且基因改变这种事情也不新鲜,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就改变了基因。“转基因作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大势所趋。”陈君石认为,说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没有定论是完全错误的,消费者希望听到“绝对安全”的说法,但实际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作为科学家只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的作物对健康是有害的,那这就是安全的。
水稻领证四年难上市
据介绍,尽管2009年8月17日农业部已为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华恢1号”及其杂种“Bt汕优63”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但四年来一直未获准商业化种植。因其没有获得种子许可,不能卖给农民,只能在实验田里种植。“不是科学原因,是舆论的原因。”陈君石院士为转基因水稻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