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配料类 » 正文

应将“走私牛肉”视为重要的市场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2  浏览次数:66

  楚天金报讯 □本报评论员柯锐

  买菜的家庭主妇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武汉街头买到的牛肉很可能是从国外走私的。近日,本报连续追踪报道了“走私牛肉”进入武汉市场,引起社会关注。

  走私是一种冲击正常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即使“走私牛肉”比国产牛肉和正规进口牛肉“物美价廉”,由于违反法律,逃避了关税,理应受到查处。此外,由于没有经过规范的检验检疫程序把关,“走私牛肉”难免存在安全隐患,对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对于“走私牛肉”,呼吁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不过,“走私牛肉”在多地的冒头,传递了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

  “走私牛肉”为何大量出现,一方面“走私牛肉”存在巨大利润差。农业部上周公布的牛肉周均价每公斤已达到51。40元,而在武汉市场,“走私牛肉”一斤仅为20元左右,比35元一斤的国产牛肉便宜了许多。便宜的“走私牛肉”受到消费者青睐。鉴于关税、配额等方面的缘故,正常进口牛肉受限或存在较高的税率,走私者绕开这些障碍,在扣除运输成本和走私成本后,仍会获得不少利润。

  另一方面,牛肉这样的商品,投入成本高,资金回收周期长,抑制了养牛户积极性。特别是这些年来我国草原退化、土壤污染等问题凸现,国内肉牛业的比较优势面临挑战,肉牛源下降,导致优质牛肉供给趋紧。与此同时,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升,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猪肉因瘦肉精等问题受到影响,牛肉需求量增大。有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只有1。9公斤,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4。1公斤。国内优质牛肉供给紧张,价格上扬,出现了供需失衡。厚利刺激了“走私牛肉”犯险入境。

  如果将走私视为一种市场信号的话,它说明一方面我们的监管部门执行力可能出问题了,需要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是内外市场的利润差太大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或消失了,是否需要推出扶持政策,刺激国内肉牛生产值得考量。

  管制过严和税率过高可能会使走私猖獗,过多的政策保护又有造成行业低效封闭之虞。也许,要抑制“走私牛肉”的冲动与空间,合理的政策应该是平衡关税收入与贸易自由的关键。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