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稚进-->
当前大理市水稻已进入孕穗期。根据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实测与预测,预计7―8月降雨量为360毫米,属略少,平均气温20.1℃,属略高。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水稻病害发生流行。各乡镇要抓住7、8月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也是防控关键时期,尽快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
一、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大理镇、银桥镇、挖色镇等地赤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已发生;挖色镇、喜洲镇粘虫、飞虱已发生;海东镇、上关镇蝗虫已发生。全市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0.8万亩,防治面积2.5万亩;青、立枯病发生面积0.02万亩,防治面积0.6万亩;白叶枯病发生面积0.4万亩,防治面积2.4万亩;条纹条枯病发生面积0.05万亩,防治面积3万亩;恶苗病发生面积1.8万亩,防治面积11万亩;赤枯病发生面积1.2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稻飞虱发生面积1万亩,防治面积3.2万亩;稻蝗虫发生面积0.8万亩,防治面积3.2万亩;稻粘虫发生面积1.2万亩,防治面积3.2万亩;草害发生面积3.5万亩,防治面积12万亩;鼠害发生面积1.1万亩,防治面积12万亩。
二、防治意见
1、认真做好监测预警,及时反映、汇报灾情。各乡(镇)农业组要认真搞好病虫草鼠害的田间调查和监测工作,严密监测病虫情发生动态,强化病虫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上报工作。发现灾情及时汇报,为各级政府指挥抗灾保苗当好参谋作用,切实指导好防治工作。
2、组织好防治措施,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当前大面积水稻进入孕穗期,孕穗期―抽穗期正是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对已发病田块、往年常发区,广大农户须引起注意,加强防治,防止病害流行、暴发。粘虫、飞虱等虫害应加强监测,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治。
稻瘟病:采取叶瘟“挑治”,群众自防为主,控制发病中心塘,“过头苗”田块应及早防治。穗颈瘟采取预防“打保险药”,最好是进行统防统治,在水稻破肚前和抽穗期各喷一次药。药剂可选用45%硫磺唑,每亩100克兑水45千克喷雾,具有耐雨水冲刷的优点。也可选用75%三环唑,每亩30克兑水45千克喷雾。
白叶枯病:在认真搞好田间水浆管理的基础上,进入拔节孕穗期,白叶枯病初发病时采用20%叶枯唑每亩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或20%噻菌铜每亩90克兑水50千克喷雾,预防2―3次。
稻曲病:在水稻生长旺盛、茂密、高产田块和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最易诱发此病,这类田块在破肚抽穗期遇到阴雨天气发病较重。因此,抓好这类田块的预防对减轻病害十分重要。药剂选用20%井岗霉素,每亩50克兑水45千克,在抽穗前7―10天,预防2―3次较好(即孕穗的中期一次,破肚期一次,抽穗初期再补一次)。和防稻瘟病药剂同时喷施,可省工省时。
水稻粘虫、蝗虫、叶蝉、飞虱和蚜虫:可选用吡虫啉(一遍净)、保得、万灵或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由于水稻飞虱和粘虫有迁飞为害的习性,所以暴发为害的可能极大,一旦重发生,及时上报大理市植保站及相关部门,并抓好防治。
3、加强宣传,注意用药安全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向农户宣传在开展化学防治中,注意用药安全,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药人员要避开雨天及晴天高温时段,提高防治效果,防止出现作物药害及施药人员慢性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