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稚进-->
一、发生特点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类型有苗瘟、叶瘟、穗颈瘟。根据县植保站近期调查,稻瘟病发生比往几年重,苗瘟在凤山镇青树村发生为害,病株率达到19.4%,这是近几年特有的现象,5年来未调查到苗瘟。稻叶瘟在洛党、凤山、勐佑等乡镇发生,其中勐佑镇发生较重,病田率达56.6%、病株率40.4%,病叶率20.9%,发生程度3级。近期由于高温高湿有利于稻瘟病的滋生和蔓延,预计将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因此,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进行防治,确保我县农作物安全增效。
二、症状 苗瘟:幼苗受害后,在基部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后变红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的病斑。秧苗三叶期后叶片上发病的叫苗叶瘟,症状与本田期叶瘟相同。叶瘟:发生在叶片上的稻瘟病称为叶瘟,病斑梭形、近圆形,中间呈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一个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向纵脉伸展的褐色线,叫坏死线,气候潮湿时,病斑也会产生灰色霉色。 穗颈瘟: 俗名烂脖子病。发生在穗颈(穗下面第一节)上,病斑向上下蔓延,可长达1-2厘米,呈淡褐色或灰黑色。发病早的稻穗不结实而形成白穗,有的穗颈包在叶鞘内不能抽出而枯死,剥开穗苞可见到穗颈变色并长出灰色霉,对产量影响最大,发病迟的稻穗,籽粒不饱满。
三、防治方法
在防治上一定要严格掌握防治最佳时期,水稻稻瘟病一定要在水稻破肚期,齐穗期施药防治,尤其是要把已发生叶瘟的稻田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田。
化学防治措施如下:
1、亩用40%硫磺唑悬浮剂100-150克。
2、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7克 。
3、亩用30%稻瘟灵乳油80-100克。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亩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于晴天均匀喷雾。
叶瘟症状
穗颈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