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天气,把蔬菜价格都“蒸”涨了。青菜、芹菜等叶类蔬菜价格涨幅超过了50%,青椒、小红尖椒等价格,更是让“马大嫂”们连喊价贵。 16日,记者走访菜贩、批发市场和蔬菜基地发现,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绍兴的蔬菜基地普遍减产,市场上卖的部分青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9月。 蔬菜减产价扬 当天上午,记者走访了柯桥城区“裕民”等几家农贸市场,发现很少有本地叶菜的踪影,受高温影响,菜的价格比平常涨了不少。“太贵了!蔬菜价格都快要赶上肉价了。”在一摊位前,市民朱大妈边挑着菜边抱怨说,一斤青菜都要5元钱。高温天里菜价上涨,每天的餐桌成本让朱大妈直喊吃不消。 “叶菜价格比平常涨了一半,小红尖椒、青椒这些价格涨幅更大,这样的小红椒要20元一斤。”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蔬菜的价格天天涨,小棠菜从每公斤4元涨到了现在的8元,茄子、毛豆、丝瓜、南瓜等一些时令蔬菜价格涨幅在20%以上。 高温使得蔬菜价格上涨外,蔬菜的品种也受到了影响。鞭笋河虾汤,原本是夏天绍兴人喜爱的菜肴,但由于高温干旱,山区的竹子大片大片被晒死,鞭笋的产量大幅下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绝收现象。鞭笋减产,使得菜场上的鞭笋成了稀缺品。 “鞭笋吃的是新鲜,当天卖不掉就亏了,现在进价高风险太大,索性不进货了。”一位摊主告诉记者,现在批发市场上鞭笋的批发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比去年足足翻了一番。 外地菜“压倒”本地菜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由于持续高温,本地蔬菜产量下降外,蔬菜的卖相也差了不少。很多摊位的葫芦、茄子等蔬菜,个头都不大,表皮有黄斑,很难找得到一个碧绿的葫芦。 “天气太热,蔬菜长势普遍不好。”在笛扬路轻纺城综合市场,一摊主告诉记者,近一个月的高温,让很多蔬菜蔫了,有的几乎停止了生长,而且高温天气还带来了病虫害,蔬菜的管理难度更大了。 裕民农贸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供应还是很充足的,只是本地蔬菜的进场量有所减少,外地蔬菜量在增加,但外地蔬菜的储藏、运输成本在不断增加,损耗也在不断增多,这也是导致蔬菜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雨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