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四川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大有乡的稻田中看到,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往来穿梭,忙碌着收割成熟的水稻。在一旁的田埂上,三五成群的村民有说有笑,悠闲地看着自家的稻子在一阵阵“隆隆”的机声中收割殆尽。
在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星火村1组村民胡恩立家的稻田里,长长的水稻连秆带穗瞬间被收割机切断,然后顺着传动带进入脱粒箱,在吹风机的鼓吹下,谷留尘去,而稻秆则顺溜地躺倒在稻田里。随后,装满稻谷的收割机开到田埂边,干净的谷粒通过出粮口自动装入早已等候在此的拖拉机车厢中。
“你看,打谷有收割机,运谷有拖拉机,一条龙服务,农民真正从打谷的辛劳中解放出来了!”58岁的胡恩立满意地告诉记者。
胡恩立家是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近6年来,他家年年种水稻达12亩以上,而在6年前,他仅种自家的3亩田水稻。从2008年开始实行机收后,尝到甜头的他将村内5户外出务工农民的9亩撂荒地全都承包了下来,每年收获水稻达6000公斤。“除留1000公斤自家吃外,其余5000公斤卖出去,收入1.2万元莫得问题!”老胡乐呵呵地说道。
“机收水稻算起来确实很划算!”星火村2组村民易序良接过话茬和笔者聊了起来,“如果用打谷机收割1亩水稻,3个人至少要用1天半时间,而联合收割机还不到20分钟。要是请人帮忙收割水稻,烟酒茶饭和人力费开销每亩至少花280元,而联合收割机只需80元,每亩节省资金200元。真是省时省力还省钱哦!”
8月22日中午1点,在广安市广安区大有乡观庆村5组村民段景友家的1.5亩稻田中,收割机从四周环绕着收割水稻,到整块田收割结束,记者一看时间,仅花了16分钟。在田坎边抱着孙子看收谷的村民周长容说起自己打谷的艰辛经历,很是感慨:“联合收割机没进村收割前,我们凌晨2点多就到田里割稻子,天还没亮明,一块田就已经割完了。从打谷子、挑谷子、翻晒,到收到家里,一直要忙到深夜12点过,累得实在抗不住了,就在谷堆旁合衣打个盹。一季水稻收割下来,前后要花10多天时间,整个人都要累垮了。”从机收稻谷开始以来,段景友和周长容等村民每年都会主动请联合收割机为自己家收割水稻。“如果没有联合收割机,我们这把年纪哪里还有劳力收回水稻哦!”周长容感叹不已地表示。
“机收水稻还有个好处,就是谷粒干净,不像人工打谷那样,谷粒中有很多的穗草和秕谷。以前翻晒稻谷时,要专门安排人手抓穗草,稻谷晒干后还要用风车将多余的穗草和秕谷车出去,现在机收水稻都没有这些麻烦了,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活路呢!”村民唐德良向笔者补充介绍道。
记者从广安市广安区农业局获悉,该区今年共栽植水稻36万亩,共有300多台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联合收割机在该区开展机收服务,全区水稻机收率可达85%,机收面积在30.6万亩以上。按每亩为农户节省资金200元计算,全区水稻机收共可为农户节省资金达6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