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粮食 » 正文

2013年澧县中晚稻收购形势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4  浏览次数:98

为做好2013年中晚籼稻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农发行澧县支行最近组织专门调查人员,走访了澧县粮食局、农业局、统计局和中央储备粮澧县直属库、澧县华鑫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湖南洞庭春米业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并深入部分乡镇和农户,对澧县中晚籼稻收购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收购形势分析

  一、偏逢旱灾,南方中晚籼稻面临减产

  自7月1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不但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而且高温影响范围广,高温天气覆盖了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多个地方日最高气温突破40℃,甚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10省(市)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由于温高雨少天气的叠加,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据中央气象台透露,当前贵州大部、湖南大部、浙江大部、湖北东南部、江西的西部和东部、安徽东南部等地出现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截至8月8日,湖南、贵州、湖北、江西、浙江、重庆、安徽等省(区、市)433个县(区、市、旗)4682.5万人受灾,945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4686.3千公顷,绝收682.2千公顷。其中,7月份以来湖南全省累计高温日已超过40多天,是1951年以来湖南省同期无雨日最多的时期,截至8月9日,干旱已导致湖南省1815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812万亩、干枯356万亩。截至11日,湖北有79个县市受旱,受旱农田1720万亩。而浙江已有超过半数的水稻受旱,部分稻田出现干枯现象。由于南方地区是我国中晚籼稻的主产区,湖南占全国水稻总产量达13%。湖北、江西、安徽也都是中晚籼稻产粮大省。而当前正处于一季稻的孕穗关键时节,干旱容易形成减产,旱情还可能影响晚稻栽插。若中晚籼稻产量出现下降,不但能缓解此前的稻谷库存庞大的供应压力,还有可能导致供应出现偏紧局面。加上当前干旱仍在持续或发展,后期中晚籼稻减产的可能性仍在增加。
  
  二、购销清淡,交易市场呈现稳中趋弱

  当前中晚籼稻市场需求淡季持续,籼稻市场清淡,价格走低。预计今年中稻收购开磅价格为每百斤121-126元,低于今年最低收购价135元/百斤,比早籼稻的托市收购价还低,这与农户的售粮愿望背道而驰,会降低农民的卖粮积极性,惜售心增加。种植中稻(俗称一季稻)只是澧县农民的种植习惯,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种植,国家即使启动托市估计也要等10 月中旬晚稻上市后才启动(早籼稻托市9 月30日结束)。由于天气原因,今年中稻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已经开始收割(10天左右就可大量上市),距晚稻上市至少还有一个半月, 国家未启动托市前,入市收购企业只可能按市场价(121-126元)收购,如果市场行情维持现状运行,粮食市场特别是澧县将出现“增产难增收”、甚至“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将伤害澧县广大粮农的利益、大大挫伤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但政策性收购结束后市场价格仍会下滑,后期市场价格将低于2013年最低收购价水平。
  
  三、谷贱伤农,国家启动托市可能性大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远高于国外稻米价格,受低价进口大米影响,国内籼米价格陷入低迷,籼稻米价格下降超过10%。按现在的市场行情(2012年的中晚稻销售价115-120元/每百斤),今年国家晚稻启动托市的可能性很大。
  
  新稻上市后, 政策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籼稻价格。今年有政策收购资格的国有企业本来就没多少仓容,早稻托市又占用了相当部分仓容,有些有仓容的个体民营企业又达不到国家对粮食的保管要求,预计今年的收购市场在托市期间尽管有部分小米厂可能会入市收购,也不会出现抢购现象也没有旺季,是一种稳中偏弱的市场格局。但政策作用不能最终取代市场行为,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结束后,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 粮食加工与贸易企业入市会谨慎,压低收购价格,控制经营风险,这与农户的售粮愿望背道而驰,惜售心增加,卖粮积极性降低,因此后期中晚籼稻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偏大,但因国家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总体抬高了2013年稻谷的底部价格,封杀了中晚籼稻市场的下跌空间,籼稻市场价格会呈现上冲乏力、下跌空间受限稳中偏弱的局面,籼稻市场的价格最终由籼稻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供需格局来决定。
  
  四、进口冲击,国内供应格局发生变化

  进口供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进口米的影响使市场供应充裕,自2012年以来,进口大米以价低、量大冲击国内市场。进口大米以价格优势大量替代我国中晚籼米用量,很多加工企业及代加工点都购有进口大米,这种进口大米的倾销,使国内稻米消费减少,给地方粮食生产带来的冲击很大,导致国内供应格局及价格预期发生变化。
  

  五、余波渐息,“镉超标”事件正淡出远去

  “镉超标”事件到现在实际影响已不大,真正影响市场的是供需格局。今年中晚稻收购市场资金投放量的多少、投放时间取决于国家启动托市的具体时间及有资格的托市收购企业的收购进度和收购数量。
  
  六、未雨绸缪,全面应对地方丰产丰收

  据调查统计分析,预计今年澧县中稻上市时间在9月上旬,比去年提前10天左右,预计晚籼稻11月上旬左右上市,也比去年相对提前10天左右,目前澧县粮食收购加工企业正积极筹备中晚稻的入市收购工作。以该行下辖信贷企业――中储粮澧县直属库为例,2013年该库中晚籼稻轮换计划4014吨,现本库已经轮入了2012年产中晚籼稻4014吨,6月底以全部入库完,到库价126-127元/每百斤(新粮上市后,如托市启动,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必须执行国家托市价格收购)。现该库现已腾出空仓3栋,总空仓容1万吨,各类仓储设施设备齐全、完善,特别是在清杂、输送及扦样等设备上又投资了近20万元,为中晚籼稻的收购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当前粮食市场的价格趋势及粮源较为充足的实际情况,该库计划收购中晚籼稻商品粮1万吨,为明年的中晚籼稻轮换打好基础。
  
  对策与建议
  
  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是粮食加工企业的坚强后盾和收购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收购,并提供优质服务。
  
  一、着力实际分析,全面做好收购前期调查

  认真组织专门人员立足实际,调查产购情况,正确分析粮食市场形势。组织开展2013年中晚稻产购情况调查,包括种植面积、预计产量和收购量、稻谷质量、仓容需求量、种植成本及农民、粮食经营企业对收购价格的预期等,分析预测今年收购价格水平、市场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共上级行决策参考。
  
  二、着力贷款主体,确实做好收购资格认定

  一是以坚持“保收购、防风险”为前提,全面搞好辖区内的中晚稻收购前期资金测算供应等相关准备工作。二是加强统筹衔接,认真做好收购库点推荐审核工作。根据当前粮食市场行情,预计将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会同当地中储粮直属企业,加强协商衔接,服务企业做好委托收购库点布局和申报推荐工作,并及时对外公布,方便粮农售粮,积极稳妥支持企业入市进行中晚稻收购。三是合理规划引导,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农民售粮需要和仓储管理要求,及时搞好“三敦促”,及敦促收储企业抓好腾仓并库工作,敦促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仓房维修改造,敦促企业添置相应清理设施、检测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三、着力放贷程序,严格做好信贷风险防范

  在中晚稻收购上,农发行要严格按照收购信贷工作“八个环节”和“十条底线”的操作要求,抓好现金自营管理工作,在严格规范放贷、规范手续程序的前提下,实行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区别对待,加强贷款全程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中晚稻信贷投放的监测工作。严防收购企业以托市收购集并之名套取收购资金挪用之实,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并为贷款投放提供可靠依据。
  
  四、着力有效发展,积极做好优质文明服务

  一是要及时调度资金,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结算服务。特别是在收购期间,要确实加强与人民银行、现金代理行和中晚稻收购贷款企业做好及时有效沟通,加大收购资金供应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收购资金需求,确保现金供应不受阻、“不断档”、“钱等粮”,特别是要搞好节假日的现金供应,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及时向地方政府详细汇报有关早稻收购工作,使政府及时详细了解到中晚稻收购全程中的价格、进度、问题等现状,以便政府出面及时解决有关收购问题,保障正常收购。三是要与地方职能部门搞好沟通合作协调,使农民在正常市场环境下放心卖粮,收购企业大胆收粮。四是要随时与收购企业保持联系,了解收购数量进度,解决收购资金问题,做到供应到位,专款专用。
  
  五、是抓好正面宣传报道工作

  在收购期间,要与新闻媒体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正面做好有关银企合作落实国家政策、确保农民利益的收购场景等宣传报道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收购环境和氛围。着力形式多样,扎实做好收购政策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栏、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意义,国家公布的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格、质量标准、收购纪律要求等,让售粮农民家喻户晓,为做好今年中晚稻收购奠定良好基础和营造和谐氛围。(来源:中国经济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