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05 11:49:39
早稻收购主体单一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8月2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704.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8.6万吨。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启动了早籼稻托市收购预案。 由于民营企业收购价格明显低于托市收购价,市场上的实际收购主体为中储粮及其委托收储库点。 由于中晚籼稻与早籼稻存在一定的比价关系,制约了早籼稻后市的上涨空间。不过由于早稻可以储存3年时间,而近几年国家仍将维持最低收购价政策,因此托市底价仍将向上调整,以后几年的收购成本也将高过今年。今年早籼稻除少部分在市场上流通,多数都将被“冻结”在储备系统内,因此早籼稻价格下跌的空间也很小,后市稳定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中晚籼稻弱势稳定 本月国内中晚籼稻市场弱势稳定,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湖北普通中籼稻平均价1.30元/斤,安徽普通中籼稻平均价1.27元/斤,湖南普通晚籼稻平均价1.27元/斤,江西普通晚籼稻平均价1.28元/斤。当前很多地方的中晚籼稻原粮价格已经低于新季早稻,供需共同作用下的中晚稻市场短期内弱势难改。 东北粳稻价格平稳 虽然随着天气转凉,粳米消费开始进入旺季,但是由于供应量较大,市场价格并未出现明显波动。东北地区普通圆粒粳稻平均价1.50元/斤,普通长粒粳稻平均价1.61元/斤。与此同时,江苏普通粳稻平均价1.44元/斤,安徽1.42元/斤。预计粳稻市场价格将在短期保持稳定。 大米消费略有好转 由于未到大米消费旺季,因此大米需求十分有限,整体销量下降。普通早籼米平均价1.83元/斤,普通晚籼米1.92元/斤;东北地区普通圆粒粳米2.21元/斤,普通长粒粳米2.35元/斤;苏皖地区普通粳米2.00元/斤。 随着终端需求逐渐好转,未来大米市场价格有望止跌企稳后缓慢上行。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45.82万吨,同比增长3.98%。 综合分析,早籼稻后期价格平稳向上的可能性较大,中晚籼稻现货市场短期内仍以弱势运行为主,粳稻市场价格继续稳定运行的可能性较大。早稻期货或短期震荡、长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