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幅明显加大,收购价整体保持平稳。但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继续向下调整,饲料厂家对未来小麦的替代作用和价格优势兴趣明显下降;据了解,饲料厂家后期将逐步取消小麦替代。
一、产区托市收购量同比增幅加大 新麦收购价整体保持平稳
随着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购工作的推进,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持续攀升,同比增幅加大。截至7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数量4811万吨,同比减少77万吨。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8月8日,河南地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达965.8万吨,小麦收购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7.8%,占全省收购总量的 59.8%。当前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时间过半,流通市场合格粮源数量大幅减少,农民手中不合格粮源的销售困难更加突出。随着主产区流通市场粮源数量的明显下降,局部区域粮源规模化采购难度较大;区域间新麦“有价无市”与“有市无价”格局并存。
与此同时,区域间新麦品质虽参差不齐,但巨大的价差也为跨区域流通创造了条件。为解决入库粮源数量少的困境,质优新麦区域部分收购主体通过跨区域采购质差小麦搭配以增加入库粮源数量;而质差新麦区域部分收购主体则跨区域采购质优新麦。截至8月中旬,江苏宿迁宿城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2260元/吨;安徽淮北濉溪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2260元/吨;山东聊城临清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2400元/吨;河南商丘虞城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2300元/吨;河北衡水地区新麦市场收购价2390元/吨。
二、国家临储麦库存同比持续攀升
近期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情况同比偏弱,导致其剩余库存数量同比持续攀升。8月9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250.084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 0.2909万吨,平均成交率0.12%,成交均价2448元/吨。相比之下,8月2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249.9785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0442万吨,平均成交率0.02%,成交均价2459元/吨。据统计,自2016年6月以来,截至8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 2504.219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9.8758万吨,平均成交率0.39%;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累计投放数量1291.68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 27.895万吨,平均成交率2.16%。截至8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08-3908万吨,同比高1917-2017万吨。
三、产量下调及需求改观提振 国际麦价延续反弹态势
美国农业部8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2016/17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2.528亿吨,上月的预测为2.537亿吨,由于用量增幅超过供应,全球期末库存数据下调90万吨,不过仍是历史最高纪录;预计美国2016/17年度小麦年末库存为11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11.05亿蒲式耳;美国2016 /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23.21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22.61亿蒲式耳;美国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9.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9.25 亿蒲式耳;欧盟2016/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475亿吨,7月预估为1.565亿吨;欧盟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700万吨,7月预估为3400万吨;中国2016/17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350万吨,7月预估为350万吨。
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31亿吨;相比之下,上年为7.34亿吨。截至8月12 日,CBOT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22美分/蒲式耳,较8月5日的416.5美分/蒲式耳,上涨5.5美分/蒲式耳,涨幅1.32%;期间最高价 42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06美分/蒲式耳。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数量为130万吨,1-7月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1433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2044万吨,同比减少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