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正文

谁才是大蒜疯狂的真正元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21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82
核心提示: “事实上,不规范的电子交易市场才是推高大蒜价格的真正推手。”昨天,青岛天元投资的孙国栋在2009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论坛上告

    “事实上,不规范的电子交易市场才是推高大蒜价格的真正推手。”昨天,青岛天元投资的孙国栋在2009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论坛上告诉记者。

  “现在开办这些电子交易市场的主要是民营企业,他们为了增加交易量,就拉大现货价格和盘面价格差,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扩大市场规模,但价格拉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处于失控状态。这种情况在2004年至2006年就出现过。”孙国栋说。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记者:“价格被一味拉低或者拉高,都是一种炒作,2007年大蒜被砸到7分钱一斤,现在炒得这么高,都偏离大蒜本身的供求关系。”

  “如果这些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偏离了其为现货服务的宗旨,就应该有监管部门站出来管理,但这次大蒜炒得这么高,却无人来管,目前大宗商品交易这块监管完全处于真空状态,一是没人管,二是不知道怎么管。”胡俞越说。

  昨天,几乎所有在场的专家和大宗商品交易所老总都将矛盾指向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和相关法规的缺失。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少宾表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设立的初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为现货生产商、贸易商提供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但部分市场发展初期交易结构不完善,仅定位于单纯的中远期交易,缺乏现货交易体系,盲目追求高交易量,从而出现了过度投机、客户对赌等恶性事件。

  针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承认其市场地位,从而使其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刘少宾建议,地方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学者,共同呼吁国家尽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使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能够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产生不过十余年,但发展速度较快。2006年有11家成立,2007年12家成立,2008年高达16家,今年截至9月就有14家成立。2006年之后成立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占市场总数的比重高达63%,尤其是今年各地都在积极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有望新建50家交易市场。

  据统计,交易的品种包括农副产品、大宗工业原料、石化产品等105个。2008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额已突破3万亿,并且近年以8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目前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非常像1995年前后的期货市场,由于市场发展太快,监管和法律没有跟上来,导致了目前这样的情况。”孙国栋告诉记者。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在国务院主管领导的高度关注下,商务部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和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基调,并着手起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是通过网络与电子商务搭建的平台,对相应商品的“仓单”进行即期现货或中远期订货交易的市场。与传统的期货交易所相比,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现货商,强调套期保值。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