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正文

毁粮频发,个别干部“崽卖爷田不心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14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107
核心提示: 如今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再过一个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然而,在粮食主产区河南,继南阳发生毁麦种树事件后,又发现孟州、太康、新密、

    如今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再过一个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然而,在粮食主产区河南,继南阳发生毁麦种树事件后,又发现孟州、太康、新密、汝州等地发生毁麦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几起事件中,毁麦少则数十亩,多则上千亩。究其理由,或则为了招商建厂,或则为了“文化”建设。在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一些地方不顾农民的强烈反对,甚至动用警车,兴师动众地大规模铲毁麦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频频发生的毁粮事件,铲掉的是即将成熟的麦子,毁掉的是农民的辛苦。口口相传的古代故事中就有“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的军令和曹操割发代首的典故。这种封建官员都明白的“民以食为天”观念,在今天的一些地方官员心中却显得随意和麻木。

  粮食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接连数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不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两减免、三补贴”、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等措施,不仅基于我国耕地资源极度匮乏的国情,而且在于保证粮食的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频频出现的毁粮行为,尤其是完全不顾粮食即将收获的情况贸然铲除,显然与国家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伤害的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这些毁麦事件中,或许个别占地项目“合乎规划”,但是为什么不能做到信息公开,提前告知农民,以避免农民群众辛苦大半年、在麦子即将收获的时候被强行铲毁的损失。“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前提是信息公开,让百姓知道政府想干什么、要干什么、在干什么。既不公开信息,又要在麦子即将收获的时候强行铲除,群众观念何在?

  强行铲毁即将收获的麦子,决非简单的粮食同等价格以及补偿的问题,暴露的是部分基层干部的轻粮意识,和对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的极不尊重、对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只有各级干部多一点重粮意识、少一点长官意识,多一点全面考虑、少一点“崽卖爷田不心痛”的随意决策,真正树立“粮食为重”的观念,才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