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正文

中国专家研发一项技术可使水稻增产10%至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01  作者:荆州批发网  浏览次数:216
核心提示: “寒地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日前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的田间鉴评。10年的推广示范表明,该技术可减少氮肥用量20%以上,使氮肥利用率达到50%

    “寒地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日前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的田间鉴评。10年的推广示范表明,该技术可减少氮肥用量20%以上,使氮肥利用率达到50%左右,水稻增产10%-15%,每亩可增收100元左右,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著。

    据介绍,该技术的测产结果为亩产868公斤和770公斤,实现了亩产800公斤左右和每公斤氮生产100公斤稻谷的目标,远远高于目前亩产600公斤和每公斤氮生产60公斤稻谷的水平。

    “寒地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课题组负责人、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元英教授介绍,这一技术主要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氮磷钾总量,诊断施用的中微量元素。同时按照高产水稻需氮规律和土壤供氮特性,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施用比例,提高水稻肥力利用效率。

    由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寒地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实现了寒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的统一,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又一重要进展。

    课题组另一负责人、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彭显龙说,今年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大兴农场采集了10.5万亩稻田土壤样品,根据土壤测定结果确定施肥配方,并按基肥、返青肥和穗肥形成的水稻套餐形式施用,到期指导农户施用相应肥料,解决了稻农盲目施肥的问题。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相比,经“寒地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处理的水稻穗大,籽粒饱满,结实率高,病害轻,产量提高15%左右。

    彭显龙介绍,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以上,如果全面采用该项技术,预计全省可少施尿素20万吨左右,实现水稻增产20亿公斤,相当于再造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中国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