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正文

中国反垄断的下一个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6  浏览次数:13
核心提示:  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提速,背后的推动力正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克强经济学。  反垄断法实施5年来,仅发出三张罚款单,监管部门交出的成绩

  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提速,背后的推动力正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克强经济学”。

  反垄断法实施5年来,仅发出三张罚款单,监管部门交出的成绩单差强人意。

  老百姓真正希望看到的是,能拿那些“老虎”开刀,比如通信、石油天然气。

  进入7月份以来,中国监管部门主导的反垄断调查骤然提速。

  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宣布对进口奶粉、黄金首饰、食品包装行业的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对腾讯财经表示,“反垄断调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显示出监管部门对维护市场竞争的意图越来越强,对垄断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而在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看来,监管部门在反垄断的作为已经缺位很久。“虽然现在在奶粉、黄金上面有了一点动作,但人们更愿意看到反垄断部门能苍蝇、老虎一起打。如果只打一些苍蝇,不免会有作秀之嫌。”

  反垄断元年

  在众多被调查的企业看来,中国7月的反垄断风暴来的毫无征兆。

  一位外资奶粉企业发言人向腾讯财经表示,今年中国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力度和密集程度,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上述人士的感慨,得到了众多外企人士的认同。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反垄断调查是一个对公众来说还显陌生的新生事物。

  事实上,自从2008年8月颁布以来,反垄断法已经在中国实施整整5年了。但在这5年中的前4年间,监管部门在反垄断行动上鲜有作为。

  最早到一个案件是在2011年11月,发改委向山东两家药企开出了中国首张反垄断罚单。这两家企业被指垄断一种抗高血压药物的原料药,将原本每公斤不足200元的原料最高哄抬到2600元,两家企业共被罚款700多万元。

  这也是在2013年以前,反垄断法实施4年多以来监管部门发出的唯一一张反垄断罚单。

  进入2013年后,国家发改委在反垄断调查上突然发力。

  1月4日,韩国三星、LG、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大型液晶面板生产企业,收到中国发改委开出的3.53亿元人民币罚单。

  调查显示,上述六家企业在2001~2006年先后召开53次“晶体会议”,协商液晶面板价格或交换市场信息,操纵中国市场价格(2001~2006年,面板成本约占彩电生产成本的80%),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改委因其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开出1.44亿元罚单,而包括责令退还、没收和罚款在内的总金额则达到3.53亿元。这是我国首次对境外企业实施价格垄断处罚。

  1月22日,国内白酒行业的龙头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其中贵州茅台被罚2.47亿元,五粮液被罚2.02亿元。这也是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实施以来监管部门开出的额度最大的罚单。

  7月份,中国反垄断调查再度提速,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先后对奶粉、包装、黄金首饰等行业巨头发起反垄断调查。包括之前的液晶面板、白酒,短短7个多月内,反垄断调查的范围不断扩大,覆盖了中国5大行业数十家国内外巨头。

  一位反垄断专家向腾讯财经表示,从上述案件的罚款额度和调查密集程度看,监管部门反垄断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反垄断风暴已经在2013年形成,可以将今年定义为中国的反垄断元年。未来,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将成为常态。

  民生领域反垄断调查提速

  由于进入反垄断调查名单的多属于消费领域的企业,发改委此次发起的反垄断风暴,促使多家企业宣布降价,被视为是改善民生的一个布局。

  7月1日,国家发改委证实对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洋品牌奶粉发起反价格垄断调查,指出被调查的奶粉企业涉嫌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

  重压之下,洋奶粉企业纷纷认错,并宣布降价,以“示好”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

  惠氏营养品公司成为首个公开认错的奶粉企业,承认涉嫌控制价格,宣布旗下多款奶粉平均降幅11%;美赞臣将旗下主要产品出厂价下调7%~15%;达能旗下的多美滋售价则下调了5%至20%;恒天然对旗下安满孕妇奶粉产品价格下调9%。

  7月19日,老凤祥、豫园商城等多家上海金店被曝涉嫌联手操纵金价,国家发改委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报道称包括老凤祥在内的多家金店递交《自认报告》,承认“企业之间相互串通统一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以达到“从轻处理”目的。按照2012年老凤祥的销售额大约250亿元估算,老凤祥最高有可能被罚2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在民生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提速,背后的推动力正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克强经济学”,而克强经济学其实就是民生经济学,从食品安全治理到防通胀布局,无不凸显出新一届政府强烈的民生导向。

  而此前有报道称,最近60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遭到调查,显示出下放部分审批权后的发改委,正急于寻求存在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告诉腾讯财经,民生领域的反垄断其实是反应了市场的期盼,能化解和平衡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最得人心。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则对目前的反垄断步伐表示不满。“还有更多民生领域需要反垄断。”马宇对腾讯财经说,“这五年,监管部门对老百姓意见最大的垄断企业没有任何作为。”

  大型国企反垄断调查推进艰难

  虽然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国内行业巨头进入了反垄断调查视野。但在马宇看来,煤电油气等企业应该尽快成为中国反垄断调查的重心。

  相对于高端白酒、液晶面板、包装、黄金首饰等产品,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通信、石油、银行、水电煤等垄断涨价问题。

  马宇告诉腾讯财经,到今年反垄断法已经实施5年了,作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执法部门,发改委、工商总局、商务部这五年来交出的反垄断成绩单乏善可陈。

  据了解,在反垄断法执法中,发改委负责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工商总局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商务部负责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但在这5年间,即使是执法最卖力的发改委,也仅仅只发出过三张罚单。而在工商总局已查办的反垄断案件中,出现的是建筑、二手车等中小企业,罚单额多为几十万元,最近才宣布对跨国巨头利乐展开调查。至于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也被指缺乏亮点。

  在2008年《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时,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就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滥用行政权力”来限制竞争的行为将从此被视为违法。当时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垄断嫌疑最大的铁路、通信、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几大行业将首先遭受冲击。

  但五年过去后,人们发现上述几大垄断行业和企业根本没有被反垄断法撼动。监管部门“敢动”的是山东的两家小药企、外资液晶面板企业、白酒企业和金店。

  “虽然最近监管部门反垄断动作频繁。但我认为总体上这样的企业仍然属于苍蝇范畴。”马宇向腾讯财经表示,“老百姓真正希望看到的是,能拿那些老虎开刀。比如通信、石油天然气。”

  其实对于民众的期望,监管部门心中有数,也曾向垄断巨头下手。早在2011年4月,发改委就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情况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发现两大电信巨头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高价,对与自己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优惠价,以“价格歧视”影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明显具有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

  “但发改委并没有开出巨额罚单,整改、降价就了事了。”马宇说,这等于不了了之了。

  徐洪才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政府需要在反垄断调查中发挥主导作用,关键时刻可以使用强制性手段,打破已经固化的垄断集团利益。

  反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既然短期内反垄断大刀砍不到能源、通信、铁路、电力这些巨头身上,那么谁会是下一个进入反垄断调查名单的企业?

  在腾讯财经采访中,多数专家认为跨国医药企业将被首先开出罚单的概率最大。

  本月初,国家发改委宣布,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对包括安斯泰来、葛兰素史克在内的27家医药公司开展成本价格调查,这被广泛认为是启动对医药业反垄断调查的前奏。

  而最近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巨头因在华卷入商业贿赂遭查处,辉瑞、罗氏、优时比等多家外资药企在中国多地办公地点也遭工商部门调查。在整肃市场秩序和降低药品价格的双重压力下,拿跨国药企开刀似乎更顺应民意。

  由于今年决策层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防通胀”,所以另一个进入反垄断调查视线中的极有可能是零售业和日化业的巨头。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零售和百货业的价格波动最容易引发通胀担忧,一直以来就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领域,此前就有多家企业因为涉嫌价格违法被处罚。

  2011年3月,联合利华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导致国内部分城市出现了抢购日化产品的现象,随后被发改委罚款200万元。

  在对联合利华进行查处的同时,市场份额最大的方便面企业康师傅也因为即将实施的大幅提价计划对市场影响过大,遭到了发改委的提醒告诫。

  最近几天被热炒的在华涉嫌垄断的国际镜片企业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调查目标。

  据媒体报道,包括法国依视路、德国蔡司、日本豪雅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品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调查显示,上述国际品牌均在中国制定全国统一零售价体系,除了各门店自身的特殊要求外,正常情况下,不能打折销售。有部分无法按照行业同行的价格体系执行商品销售价格的经销商遭遇集体封杀,甚至被拉进“黑名单”。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外界看来,由发改委掀起的反垄断风暴短期内不会落幕,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卷进来。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反垄断调查将成为常态。”徐洪才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鄂ICP备15004158号-15
服务热线QQ:1292594667|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 邮箱:1292594667@qq.com
主办:菜市场 地址: 菜市场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农业|农业导航|农业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深加工|农业行情|农业网|农业百科|农业技术|园林花卉|蔬菜种子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菜市场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行业图标